首页

扶桑女王s视频资源

时间:2025-05-25 15:41:51 作者:跨越26年的重逢 中非友谊续新篇 浏览量:46111

  中新社郑州11月6日电 题:外籍古典学专家学者走读中原 感受中华文明连续性

  中新社记者 阚力 李超庆

  “没断代的中国文明明显对其社会发展和思想进步起到很好的作用。”11月5日晚,结束“世界古典学大会·走读中国之中原行”的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中文系主任阿卜杜勒·阿齐兹·哈姆迪,对中新社记者如是感慨。

  河南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。连日来,13个国家的40余位外籍古典学专家学者走进该省郑州、洛阳、安阳三座古都,以郑州、安阳商代都城遗址和洛阳偃师二里头夏代都城遗址为主线,从中感受古老夏商文化,寻找中华文明起源,为他们“读懂中国”提供重要史料。

11月5日,河南安阳,外籍古典学专家学者在殷墟博物馆参观窖坑。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

  参观完三座古都之后,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区域研究系研究教授弗拉基米尔·马良文说:“河南是中国地理上的中心,这里能看到早期的中国。”

  长期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马良文,近30年时间里对包括《道德经》在内的诸多中国经典著作进行了翻译。他表示,了解中国一定要到安阳殷墟,殷墟对世界文明进程有着深刻的影响。

  登上3600多年前的郑州商代古城墙,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感知“最早的中国”,在安阳殷墟看商代王子的“甲骨文日记”,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玛丽·伊芙琳·塔克对此印象深刻。她感慨道,这种古代与现代之间的动态交互,令她生动而真切地感知中国历史,“我们必须了解历史和传统,它能帮助人们应对历史性的挑战”。

  一路走来,外籍古典学专家学者惊讶于中华文明的接续传承。

  德国纽伦堡工业大学博士后托比亚斯·希尔施称,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是其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。马良文认为,古代与近代是一体的,中国古人也说活在当下,历史和古代文明能够让活在当下的人们充满希望,并超越所有的困难。

  在阿齐兹看来,没断代的中国文明明显对其社会发展和思想进步起到很好的作用。中国用三四十年的时间快速发展起来得益于鉴古知今,从过去走向未来,中国既延续了其古代思想和哲学,也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引进了西方思想和文化。

  “中国需要世界,世界也需要中国。”他认为,没有一个国家和文明是完美无瑕的,彼此相互认识、理解、合作,才能和平、友好地共存。

 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、中国教育部、中国文化和旅游部、希腊文化部、希腊雅典科学院主办的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,将于11月6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。大会召开前,“世界古典学大会·走读中国”活动在山东、河南、四川举行。(完)

【编辑:曹子健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七年接力,“彩虹益路”助学行动帮助192名学子圆梦大学

面对激荡的怒江、高耸的大山,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,巡逻中的民辅警们都会相互鼓劲、相互搀扶着继续向前走,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克服艰难险阻一路前行。

香江观澜:23条立法“接近终点” 香港将补齐维护国安短板

当地时间3月24日,河南郑州新郑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英国同拜活动(甲辰年英国华侨华人恭拜轩辕黄帝大典)在伦敦唐人街举行。

港澳各界举办丰富活动迎国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

马丁介绍,石窟本身是一种外来建筑形式,但在古代中国得到很好的发展,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晶,而龙门石窟开凿所历经的北魏、唐代,也是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高峰期,其造像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。

“00”后工作不满2年拟任副局长?当地回应质疑

10月12日电 综合俄罗斯卫星网12日报道,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州长格拉德科夫表示,当地时间11日,乌克兰军队炮击别尔哥罗德州造成11人受伤、1人死亡。

不造谣、不传谣、不信谣,从我做起!!!

2024年是农历甲辰龙年。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,是吉祥和幸运的象征。龙年到来之际,许多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纷纷发表致辞,向中国人民及全球各地华侨华人致以新春祝福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布春节视频致辞,祝贺中国农历新年首次登上联合国节庆日历,表示龙象征着活力、智慧、守护、吉运,正是我们应对当今全球挑战所需要的特质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